造作新家App打开造作APP,畅享更好体验
CoBo Social报道造作背后功臣Luca Nichetto和Richard Hutten。Cobo Social是一家来自香港, 致力于连接收藏家、艺术家、设计师与艺术教育者的平台。CoBo Social在北京设计周期间与造作背后功臣Luca Nichetto和Richard Hutten深入讨论了设计师在全球化与本地化中发挥的角色,当然还有不能免俗的老问题,造作的未来在哪里?
造是造物,作是作品,而2016北京设计周见证着造作品牌发展进入另一个高度。作为中国第一个设计家居品牌,造作在2016北京设计周期间发布的新品包括诸多国际知名设计师的作品:意大利设计师Luca Nichetto、法国设计师Constance Guisset、瑞典设计工作室Note Design Studio、荷兰设计师Richard Hutten;除了推出新产品之外,造作举办的各种脑洞大开的设计活动、对谈沙龙与装置艺术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造是造物,作是作品,而2016北京设计周见证着造作品牌发展进入另一个高度。作为中国第一个设计家居品牌,造作在2016北京设计周期间发布的新品包括诸多国际知名设计师的作品:意大利设计师Luca Nichetto、法国设计师Constance Guisset、瑞典设计工作室Note Design Studio、荷兰设计师Richard Hutten;除了推出新产品之外,造作举办的各种脑洞大开的设计活动、对谈沙龙与装置艺术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造作的表现让人很难相信这个品牌今年夏天才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实体店。价格在可承受范围内,造作却更为注重细节与打造考究家具,这一切得利于艺术总监Luca Nichetto制定的创意方向。
“未来,我们希望让造作实体店成为设计爱好者朝圣地般的存在,就仿佛90年代的无印良品MUJI store一样”
Luca解释道,他希望造作不只是一个家具品牌,而应该是一个生活方式品牌。这一愿景并不是白日梦,毕竟在中国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国际设计师们为何聚集在造作?
Luca:我其实收到过很多中国品牌发来的邮件,但是没有特别感兴趣。直到有一天我收到舒为的邮件,也就是后来造作的创始人,那封邮件写得非常棒,她解释了她的背景,为什么她想要回到中国以及她想做什么,我觉得她邮件中提到的几点非常有意思。这个毕业于斯坦福的年轻中国人,有过互联网业和自己创办设计工作室的经验,她之所以想要回到中国是因为意识到那里有广阔的年轻中产阶级市场,而且这些受众渴望拥有具有设计感的产品与环境。我同她在Skype上谈了一次,直觉告诉我这个人值得一起工作,对于这种事情我一直很相信自己的直觉。
造作创始人兼CEO 舒为
最开始,我是以设计师的身份加入造作,并且帮助舒为了解这个行业在欧洲的情况。后来舒为提议由我担任造作的艺术总监,于是我制定了在中国生产可承受价位的、高质量产品的战略。我逐渐开始了解什么在中国市场行得通,什么行不通,然后尽力传达给不同的设计师。我也开始思考哪些人适合成为设计师团队一份子,哪些人对于品牌整体更有帮助。
我并不是百分之百游刃有余,因此我不断地在思考。我是个意大利人,我所认知的设计文化是一个艺术总监要为一个Missoni这样的公司设计一切东西,但是我由衷相信造作的团队合作,多元文化背景与不同的个性会产生精彩的化学反应,特别是这个品牌来自中国。
于是我开始联系那些我觉得有才华、了解这个行业并且个性十足的设计师,他们能够进一步帮助造作开发非常非常有趣的产品线,这其中就包括Richard、Note Design Studio、Constance Guisset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团队,每位设计师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我们彼此认识的时间很长,设计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很优秀。我们很不同,但是将我们擅长的东西凝聚在一起会帮助这个品牌成长。
我同样会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对如何创立一家新公司提出建议。对于我们在短短一年创造的成就,我很满意,当然了,我们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部分,不过我相信我们会给这个市场带来巨大影响。
Richard在北京设计周上发布为造作设计的新品
Richard:跟Luca一样,我也收到过很多来自中国的邮件,包括造作。但是我没有理会它们,后来Luca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你真的应该跟这个团队合作,他们真的很优秀。Luca是我的朋友,我相信他的判断。
(Luca:如果出了问题,他会杀了我)
对,出了问题怪他。我很高兴Luca成为造作的艺术总监,因为他真的可以推进进展并且将事情提升到另一个层次。他可以打造合理价位的高端品牌,我完全能看到造作在中国的市场潜力,这一切很令人兴奋。
在你们的设计过程中,会刻意迎合中国市场吗?
Richard:我住在一栋500平方米的房子里,所以空间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问题。然而对于中国市场来说,那里的公寓平均面积大概是80平方米。空间就像暖气一样,即使是在相对面积小的房子里,仍然应该保持人们居住空间的舒适与实用。这就是一个我正在解决的问题,还有比如人们利用空间的方式其实存在很多差异。
Luca:我一直说,居住在中国的人追求的东西其实与居住在欧洲的我们所追求的没有差别。我们想要一张床、一个厨房、一张沙发。我发自内心得相信我们生活在一个愈发全球化的世界,而且我能够看到这一切在飞速改变。我不觉得说外国设计师在设计时应仅仅着眼本土市场,造作应当有向中国市场外拓展的野心。
我是一个意大利设计师,但是居住在斯德歌尔摩,并且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工作。我不变的工作方法就是永远在思考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以及人们正在使用什么。设计师的工作是将一切提升至另一个层面。比如,如果用户对我说“啊,我家的厨房在另外一边,你得这样设计”,我会回答,“好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厨房其实还可以用另外这种方式设计”。如此一来,你不至于四十年来一成不变。你可以进化,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别人的生活进化。
Luca和他为造作设计的星云置物系
Luca:这个问题有多种解答。从生产制造这一端来讲,靠数量,生产一万把椅子的单位成本比生产一百把小,这是第一。如果目标受众是大众市场,那么你需要考虑的是在设计层面上该怎么做。第二,我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其实不喜欢考虑货币价值的层面,我更多的是在思考用户如何获得产品价值。如果你设计出一件标价12美元,用户却觉得值得花费100美元的产品,那么你会成功吸引到更多人。因此,我觉得定价和用户对产品的心理定价是两回事。
Richard:我们的设计师团队具有鲜明的设计个性,相应的产品各有特点。我们设计出人们想要拥有、想要与之产生联系、被围绕的家具,这便是我们创造的价值,并且为造作这个新品牌注入活力。
Luca:我非常尊重其他同事,因此我不会让他们改掉一条桌腿的设计之类的。这是一个关乎信任的问题。我的工作在于搭建设计师与公司之间的桥梁,让两者交融在某一点上。我试图寻找某种妥协可以使得所有项目有实质性产出。开始时brief下得越精准,最终结果越好,特别是当你在与具备很好专业素养的设计师合作时。如果这一切执行得当,那么同时达到设计师与公司双方的目标便不是一件难事。你也得明白设计师是怎么想的,还有他们能够达到什么程度。
Richard: 不过这会让品牌变得更为有趣。当你在等待某件事物时,你的期待感会越来越高。
Luca:我记得以前欧洲没有无印良品实体店。朋友们会问我,“你要去日本吗?帮我从无印良品带点东西可以吗?”。当宜家在意大利开设第一家门店时,人们觉得非常酷,都想去体验,虽然现在大家已经不想去宜家了。
Richard: 二者兼而有之
Luca:我同意Richard的话,我们不仅仅是在制造家具,而是制造一切,我们实际上是在制造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野心很大,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Luca:我与造作团队一起设计了第一家造作实体店,上个月在北京正式开张,第二家实体店也即将在上海开幕(注:造作上海店已在10.15开幕),另外我们会陆续在另外四座城市开设造作实体店。我们还在继续开发产品线,探索新的设计策略让我们能更清晰有效地呈现产品、支持公司所有部门。总而言之,一切以产品为出发点,只有起步稳健,后面的线上线下传播才会顺利。造作的目的不是让受众来购买某件单品,我们希望构造一个完善的环境使得人们可以居住在完全由造作打造的家中。
造作的舒为与其签约设计师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