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作新家App打开造作APP,畅享更好体验
本文来自【破点POINT】封面故事006
2017.10.31
文字 / Gill Li
图片提供 / 造作
80年代台湾正值工业起飞,创造令人人惊叹的亚洲经济奇迹,大量代工使小岛成为世界的马达,制造代工商品供给全世界,留下至今是时间淬炼炉火纯青的技术;90年代则是两个世代的分水岭,设计与代工开始有了专业上的分野,应映时代潮流所生的新生代拥有无限的创意,自创品牌林立,带来了台湾新一波美学时代。
一个品牌的组成囊括许多环节,而原创设计与制造代工必是其中的关键,它们环环相扣,却常常发生沟通上的误会,产生制程代沟。不管在台湾或中国皆面临相同的状况,年轻一辈对生活质感要求提升,设计师徒有创意却难以配对适合的制造方。
这两年中国家具品牌造作逆势崛起,打破中国制造低品质的观感,将自己作为中介,与国外100位设计师,国内50间工厂协力合作,强调原创设计与高品质,整合资源串起设计产业,创造上亿元人民币的经济产值。看造作经验反思台湾,如何突破制造合作断层,让工厂与设计师不再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在挑选合作工厂时,造作首先会以品质输出相对稳定、作业管理严谨的中大型的外贸工厂为主,且单一产品佔工厂制作总比例不行过高,避免工厂过于依赖单一厂商。技术之外,认同原创设计、品质至上,且找到愿意放下框架沟通的合作人,才是双方成功携手最重要的关键。
家具的构造复杂,常常一样产品动辄好几个小工厂共同制作,为确保品质,在每间工厂皆安插专门的驻厂品管团队,资讯流动快速不断电,负责人可在工厂端就掌握产品状况,并在出厂前经过100%手工检验。不良品在出货前全数销毁,避免瑕疵品流入市面,维持最高标准的输出,以至产品一出厂品质就已到位,省去后端维修及客诉问题。
中国家具市场呈现两级化,工厂缺乏研发和创新能力,面临若不升级对接国外订单,要不就得压低成本的窘境。而造作从上游引进全球设计资源,成熟的设计力解决了产品思维老旧的问题,将好的设计带给终端服务的市场及用户,从设计到量产中间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有效地推动了工厂的转型。
在产品设计端,造作邀请明星级设计师在中国落地,打造独家商品,然而,这绝不是设计师自顾自地设计出赏心悦目的家具,再去媒合工厂如此简单的一件事。
造作在企划中佔有极高的主导权,在选定设计人选后,会先针对中国大陆的民情、生活方式、购物习惯,连年轻人近期爱听什么音乐等都详细说明。甚至邀请设计师实地走访中国、拜访工厂,使他们在规划产品时能够更直观地看见使用者需求,不只要够美,也要够在地。所谓「在地」绝不仅是形象式的中国元素,而是在现代设计藏入设计思考等细节,更贴近区域性的使用习性。
另外,公司内同时编列设计团队Z-inhouse,国外设计师常常追求形式上的突破,设计感突出,然Z-inhouse主要以设计空间背景家具为主,不追求外型上的过度钻研,补足实用缺口,完整造作的家具体系。
2014年从线上电商起家,2016年即在北京开立第一家实体店,同年上海店开幕、2017年深圳店接续登场。谈起从网路到实体的过程,造作表示,电商的经营成本相对较低,且透过线上购物渠道,收集用户大数据,成为后续反馈的依据。相对的在数据中显示面对高价消费时,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而然在资金都到位后,从线上走到线下变成为必然且必须的一步。
造作的崛起共创家具品牌、电商、工厂创新商业模式,打造产业的新气象,从他们的经验看产业垂直串连与平行整合,乃至细节如三方沟通细节、大数据分析都值得一海之隔的台湾参考借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