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作新家App打开造作APP,畅享更好体验

打开App
《生活元素》|Keiji Ashizawa专访

《生活元素》|Keiji Ashizawa专访

2015北京设计周启示录:好设计让人更爱家

2015年9月底,造作参加了2015北京设计周,不仅展出了多件新产品,同时也更完整地传达出了造作的理念。造作签约设计师Luca Nichetto、Keiji Ashizawa和高扬一同到场,与我们分享了各自的作品、设计的观点,以及当代居住空间的变化和实践。

以下是《生活元素》杂志11月刊的北京设计周专题对此进行的报道:

回归自然简约,亦是好设计理念

设计有不同风格,很难说哪一种就是所谓的好设计。但在繁复奢华之后回归简约自然,更加注重环保与贴近自然的设计理念,确实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在这一点上,日本设计总是能给予我们更多指引,从无印良品到川久保玲,家居、建筑、服装……不同领域的日式设计都在用并不丰富却让人倍感舒适的颜色、高实用性的功能、更加简约却更加具有设计感的外观取悦着我们的感官。日式设计对于自然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善于取材于天然,更是善于将自然中的纹样、图案、造型运用于各种领域的设计之中,从而营造一种不复杂又让人倍感亲切的美感。
即使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设计,有时候也不必过于工业,自然简单的东西反而凭添一些温度。就像马岩松所说:“都说北欧设计有人情味,看着他们的设计,有时候就像是看着自然,有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我个人不太喜欢太过完美的东西,感觉没有感情,现在我在追求如何让自己的设计不完美一些,那样会更有生机一些。”

对话造作签约设计师:Keiji Ashizawa

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目前工作生活于日本东京,1995年毕业于横滨大学(Yokohama University School)建筑专业,2005年于东京成立工作室Keiji Ashizawa Design。2001年,Keiji凭借担任主创设计的日本卷石市卷石工坊而获得日本设计协会颁发的“特别奖”。

LE:感觉上日本设计师更容易创造出更为简单、自然的设计作品?

Keiji:日本设计师确实很喜欢就地取材,做出给人感觉更为自然的设计,这和我们生活的环境及生活方式更为相关。因为很多时候居住环境临近自然,树木、花草、神坛、家附近的河流,都成为我们设计的素材与灵感。

LE:什么样的家居设计更加便利,我们曾经忽略却很重要?

Keiji:有一些造型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并且更方便移动的家具很重要,你可以随时把它应用在需要的地方。同时,有一些拥有良好触感,让人感觉很舒适的设计也很重要。

Keiji Ashizawa|Blog

点击了解设计师最新资讯

造作京都手推柜™

生活在小空间里的存在感

让自己生活的舒服,是我们一直致力于达到的状态,都市中的人们忙于工作、下班后还要疲于应酬,生活状态使然,让我们很难恋家。加之一、二线城市房价昂贵,年轻人生活空间较小,如何让小空间里也能表达我们自己的完整情绪和腔调也是家装中的难题。很多时候,如果你不爱自己的家,是因为你不曾对自己的生活空间进行设计,在“家”上投入情感和心思就像《小王子》中B612行星上的小王子一样,世界上无数的玫瑰花,只有这一朵因为精心培育,而显得与众不同又弥足珍贵。即使不懂设计,也可以学着多花一些心思。

对话造作签约设计师:高扬

2006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艺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设计系主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展出及获得好评。

LE:如何让年轻人、生活在小空间的人有更多存在感?

高扬:现在国内有很多装修、室内交换空间的电视娱乐节目,它们对生活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人们重视家的氛围,唤起对家的感觉的觉知。我在做设计的时候,会先对周围生活的细节进行观察,设计要有敏锐的嗅觉,即是要知道自己首要是要解决什么。即使年轻人生活的空间并不大,也要有让自己喜欢的特质,小空间也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即使居住的单位面积比较小,也不必让生活只停留在生存层面。既满足功能性,又在设计上有自己的个性,是年轻人的家的一个要点。

LE:在室内设计层面,如何才是一个完整的“家”?

高扬:一个房间如果要称得上是家,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保暖、通风、在空间内可以让新鲜空气循环, 然后是要让居住者感到舒适,除此之外就是要有房间主人的个人属性,要能表达他对生活的态度。对家的态度,其实就是对生活的态度。

LE:如果让您推荐一种适合年轻人的家居风格?

高扬:大多数时候不必刻意追求一种自己都不是很了解的、当下流行的装修风格,而是要让自己的家能够显示自己的品味和喜好,如果没有特殊的偏好,那么能够舒适,让自己感到舒心,就是好的。

高扬|Blog

点击了解设计师最新资讯

可用300专用优惠券
免费配送

我要申请参加活动

发送验证码
确定

点击右上角•••按钮,进行分享

分享到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微博